
期刊简介
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、实践经验、新技术、新方法、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,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,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。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。
垂体卒中
时间:2024-12-27 17:55:38
垂体肿瘤突发瘤内出血、梗塞、坏死,致瘤体膨大,引起的急性神经内分泌病变称垂体卒中。
流行病学
垂体卒中的发病率约占垂体腺瘤的0.6%~10%。男性患者较女性为多,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∶1。文献报道认为垂体腺瘤出血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是最高的,因为在颅内肿瘤出血中,胶质瘤占50%,垂体腺瘤占25%,而垂体腺瘤只占颅内肿瘤的9.5%左右。垂体卒中一般见于大腺瘤,偶有报道发生于垂体微腺瘤者。
发病机理
垂体卒中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,77%查不出原因,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。
1.缺血因素:(1)当垂体腺瘤的生长速度超过血液供应能力时,瘤组织内出现缺血坏死区,继而发生出血。(2)垂体有独特的血管供应,仅通过来自垂体柄处的垂体门脉系统供给,当垂体腺瘤向鞍上生长时,可以嵌入鞍膈切迹和垂体柄的中间狭窄部位,阻断了垂体远侧部和肿瘤的营养血管,导致整个前叶和肿瘤的缺血、坏死和出血。垂体腺瘤向侧方生长压迫海绵窦,外因使海绵窦压力增加。引起肿瘤内静脉压增高,使肿瘤供应动脉受损而梗塞。
2.血管因素:垂体腺瘤内血管丰富,形成不规则血窦,血窦壁菲薄,肿瘤体积增大引起局部压力增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。现代血管造影技术已证实垂体腺瘤内血管比正常腺体的血管细小,直径不一。在电镜下观察这些血管不完全成熟,其基底膜呈破裂或节段状,血管周围间隙被血浆蛋白和红细胞压缩,这些均是垂体腺瘤出血的基础。
3.肿瘤类型:文献报道认为泌乳素腺瘤多见,这不仅因为它在垂体腺瘤中较多见,而且由于该瘤体积一般较大,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和血供障碍。以往认为垂体卒中多见于体积较大的腺瘤,但目前认为小腺瘤亦可发生,许多微小腺瘤卒中后,临床症状不显著,称为亚临床垂体卒中。
4.诱发因素:(1)外伤:在患垂体腺瘤时,若头部受到外力作用,由于头颅与脑运动速度不一致,肿瘤与脑颅在运动的瞬间发生挤压或牵拉,导致或促进供瘤血管出血,尤其是肿瘤病理血管。(2)放疗:垂体腺瘤放射治疗可以使得瘤体内血管增加,增加出血的机会。(3)雌激素:有实验表明,雌激素能导致垂体充血,易出现垂体卒中。(4)上呼吸道感染、喷嚏使海绵窦内压力增高,如腺瘤长入海绵窦内,则瘤内静脉回流压力剧增,引起瘤内血供不足或动脉栓塞。(5)其它:如溴隐亭、氯丙嗪、抗凝治疗、酗酒、血管造影、垂体功能动态检查、外科手术后以及蝶窦炎、动脉粥样硬化栓塞、血小板减少等也能诱发垂体卒中。 临床表现
不是所有垂体腺瘤出血的病人都表现为垂体卒中的症状,因为由于出血量的不同,临床表现亦不同。垂体卒中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所致的脑膜刺激症状,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症状。根据肿瘤卒中后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和病情缓急及严重程度,将垂体卒中分为四种类型。
1.暴发性垂体卒中(Ⅰ型):指出血迅猛,出血量大,直接影响下丘脑,此时病人均伴有脑水肿及明显颅内压增高,出血后3小时内即出现明显视力视野障碍,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,直至昏迷甚至死亡。
2.急性垂体卒中(Ⅱ型):指出血比较迅猛,出血量较大,已累及周围结构,但未影响下丘脑,也无明显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,临床表现为头痛,视力视野障碍,眼肌麻痹或意识障碍,在出血后24小时达到高峰,在观察治疗期间症状和体征无继续加重倾向,但占位效应明确。
3.亚急性垂体卒中(Ⅲ型):出血较缓慢,视力障碍或眼肌麻痹,原有垂体腺瘤症状轻度加重,无脑膜刺激征及意识障碍,常被病人忽略。
4.慢性垂体卒中(Ⅳ型):出血量少,无周围组织结构受压表现,临床上除原有垂体腺瘤的表现外,无其它任何症状,往往是CT、MRI或手术时才发现。
诊断
一.病史、症状及体征
(一)危象类型:
1.低血糖昏迷;最多见,多于进食过少、饥饿或空腹时或注射胰岛素后发病。表现为低血糖症状;昏厥(可有癫痫样发作,甚至昏迷)及低血压。有垂体功能减退病史,检测血糖过低可以确诊。
2.感染诱发昏迷;表现为高热、 感染后昏迷和血压过低。
3.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;镇静剂和麻醉药一般剂量即可使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乃至昏迷。根据病史不难诊断。
4.低温昏迷:多于冬季寒冷诱发,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。
5.失钠性昏迷:多因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,导致外周循环衰竭。
6.水中毒昏迷:因本病原有排水障碍,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。主要表现为水滞留症群、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。
(二)垂体卒中:
主要表现为①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;
②常有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,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、间脑和中脑,引起视力下降、视野缺损及生命体征改变;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、体温、呼吸及心律紊乱;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、三叉神经症状及静脉回流障碍;
③下丘脑-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。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,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,尤其伴视力障碍、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,应警惕垂体卒中。
二.辅助检查:
同垂体功能减退。
三.鉴别诊断:
应与动脉瘤破裂、脑脓肿、脑炎及球后视神经炎相鉴别。